新年伊始,萬象更新!2023年1月28日,一位身患腦膜瘤的女性患者,經過我院神經外科醫護團隊治療已能下床活動,患者兒子自述:“沒想到一個肺炎查出了這么嚴重的疾病,幸虧來了咱陳倉醫院,也非常感謝神經外科的醫生和護士,給予了我母親第二次生命!”病歷介紹~患者XXX,女,69歲,因肺部感染于春節前收住我院神經外科,住院期間患者加訴頭痛、雙側肢體震顫,經我院神經外科團隊分析病情后考慮為中樞原因不排除...
2023年1月16日,一位88歲高齡女性患者,在家進食午餐時不慎將假牙吞咽,隨后家屬急送我院內鏡診療中心救治,十萬火急,誤吞的假牙邊緣銳利,會對食管、胃粘膜造成傷害,甚至隨著胃腸的蠕動可能進入更遠端的小腸,刺傷粘膜下血管引起出血,后果十分嚴重。加之患者高齡,基礎疾病較多,操作時間不易過長,給異物取出加大了難度。我院內鏡診療中心毛宇鋒主任面對危急時刻,一邊緊急安排急查上腹部CT,一邊做好急診胃...
昨天上午,一位老年新冠病毒感染——CT表現為“重度白肺”患者的兒子,在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病區,向我們醫護動情地說:“我母親已是81歲高齡,入院時,精神狀態很不好,頭兩天非常危險,我都擔心她今冬過不了這個坎。經過你們這段時間的精心治療和照顧,現在好多了,走路不需要人攙扶了,說話連貫了、愛笑了,我母親感覺她再過五六天就能出院回家了。你們醫護人員對待患者非常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在住院期間,咱...
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隨著國內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年末歲初,全國上下迎來新冠病毒感染第一波高峰,醫療機構正在經受著一場大戰大考,各級醫院已經真正進入戰時工作狀態,來我院就診住院患者也與日俱增。面對就診高峰,我院廣大干部職工聚焦群眾健康需求,扛牢“抗疫”主責,緊盯關鍵重點,以“保健康、防重癥”為己任,根據不同患者病情,因地制宜,實施“移動”看診模式,動態滿足患者就診需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
目前,床位告急、醫護告急…,全院支援急診科、呼吸內科,甚至退休員工都已返崗,醫護的腳下,是千千萬萬普通人生命與健康的底線。在這支堅毅的隊伍中影像中心30名醫務人員舍小家,顧大家只為守護人民生命和健康!影像檢查不停歇壬寅歲末,新冠病毒感染正在像海浪一樣層層推進,很多人已經在默默承受感染風暴的沖擊。社會面陽性患者數量猛增,當感染高峰來臨,大批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患者急速涌入醫院。風暴之下,醫護人員有...
隨著奧密克戎病毒感染率不斷升高,群眾的就醫需求迫切提高,作為刀尖上的“舞者”,大腦中的“工匠”--神經外科醫生--他們本著輕傷不下火線的救治宗旨,在壬寅年末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用妙手仁心成功救治50余例腦卒中患者。在這其中就有一位因突發腦出血,被家屬緊急送往我院進行救治的男性重癥患者。第一時間,緊急開啟綠道~66歲的孫先生家住陳倉區,于2022年12月13日突發頭痛不適,意識模糊,家人見狀急...
他們曾經在疫情防控一線沖鋒陷陣,今天在醫療救治一線扛下了所有!疫情之下,誰都不易,負重前行的醫護也并非“百毒不侵”。他們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哪怕自己也一樣被病痛折磨,仍用平凡之軀守護城市的萬家燈火。這段時間,不少朋友及家人可能都受到了奧密克戎的“攻擊”,出現了發燒、全身酸痛、喉嚨刺痛、咳嗽等癥狀。 ,時長01:41相信很多人也從各種媒體上看到,許許多多的醫護人...
12月22日下午3:20分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隔離手術室里誕生了新的生命!陳倉區首例新冠感染孕婦成功分娩,母子平安!最寒冷的冬天,我們在~這位準媽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且家屬均已感染,妊娠期情緒的焦躁伴隨血壓升高,隨時都有子癇發作的可能,甚至危及產婦和胎兒安全。12月22日上午10:00急來我院就診,經會診由急診開通生命綠色通道入住產科隔離病房。入住后醫護人員分工明確,嚴格遵循新冠陽性孕...
時光呼嘯 華燈初上 從庚子年歲末年初到壬寅年末,三年的夜以繼日,三年的接力守候 我們與疾病戰斗,我們與疫情過招,我們與病毒賽跑 縱使是萬家燈火團圓時,我們依舊用醫者身軀為生命護航!,時長01:41在當下疫情防控形式依舊嚴峻復雜的今天,我們任然毫不畏懼向疫而行,強忍著不能照顧親人的淚水與委屈,以血肉之軀 即使在高燒不退,體力嚴重透支的情況之下,我們又一次以醫者仁心仁術用生命守護生命...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勇于攻堅克難,從來都是我們戰勝艱難困苦的強大精神力量?!蹦I病內科主任孫娟娟副主任醫師這樣說。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作為科主任的她以身作則,在這段最困難的日子里與科室26名醫護力量凝聚在同一面旗幟下,堅守陣地,時刻守護好全區138名透析患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隨著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人數每天都在遞增,作為醫院這樣的大環境危險無處不在,我院透析室大半的醫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