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慢阻肺防控 愛心專家解民憂發表時間:2021-01-12 09:51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1月第三周定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幫助人們提高對慢阻肺的認識,改善慢阻肺診斷不足和治療不力的現狀。11月18日上午,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舉辦“世界慢阻肺日”主題義診活動在陳倉區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口順利舉行。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譚讓科,副主任黎志峰、張志愿,醫師孫雷及護士長李霞等10余人的醫護團隊為群眾提供現場診療、用藥指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識宣教及相關醫療服務,共有220余人獲益。對現場測評出的30余例高危人群,引導他們在科室免費做肺功能測定檢查,同時發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識相關資料300余份,具有針對性的對參與群眾進行了面對面宣教。 義診現場,咨詢者絡繹不絕,我院專家及醫生耐心為居民講解慢阻肺的臨床表現、危害和預防知識,針對有疑似慢阻肺癥狀的居民,耐心詢問病史,分析危險因素,提出合理化診療建議,通過此次活動,強化了廣大群眾對慢阻肺的防治意識,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防治、管理技能,確?;颊叩玫郊霸缭\斷和規范化治療,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 11月18日下午,我院還邀請到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證醫學科主任醫師吳正霞來科室對醫護人員進行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深度培訓,對相關知識進行了進一步細化解讀。 吳主任在培訓中強調,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特點,患病周期長、反復急性加重、有多種合并癥,嚴重影響中老年患者的愈后的生活質量,造成沉重的醫療負擔。作為醫務人員,要積極向患者普及慢阻肺疾病知識,有效提高患者對于慢阻肺的疾病認知,加強其對慢阻肺長期管理,達到改善患者長期生活質量的目的。 慢阻肺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肺功能檢查是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40歲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癥狀、吸煙史、職業粉塵暴露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況,應警惕慢阻肺,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查。慢阻肺是一種可防控的疾病,需要患者做好長期自我管理,可在醫生指導下戒煙、接種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堅持長期規律吸入改善肺功能藥物、合理膳食、適量的康復訓練、家庭氧療、家庭無創呼吸機支持通氣等,這些措施均可有效減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數,維持病情穩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文章分類:
健康知識
|